言不顾行,行不顾言
![言不顾行,行不顾言](https://www.11422.net/d/file/titlepic/chengyu12326.png)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说话没有考虑到自己的行为,行事没有考虑到自己的诺言。指言行不一致。
出处战国·邹·孟轲《孟子·尽心下》:“言不顾行,行不顾言,则曰,古之人,古之人。”
例子宋·陆九渊《策问》:“言不顾行,行不顾言,诚足病也。”
基础信息
拼音yán bù gù xíng,xíng bù gù yán
注音一ㄢˊ ㄅㄨˋ ㄍㄨˋ ㄒ一ㄥˊ,ㄒ一ㄥˊ ㄅㄨˋ ㄍㄨˋ 一ㄢˊ
感情言不顾行,行不顾言是贬义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近义词言不顾行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自拔来归(意思解释)
- 出师无名(意思解释)
- 敌众我寡(意思解释)
- 颠沛流离(意思解释)
- 顾后瞻前(意思解释)
- 费尽心机(意思解释)
- 劳民伤财(意思解释)
- 拭目以待(意思解释)
- 心直口快(意思解释)
- 色中饿鬼(意思解释)
- 大千世界(意思解释)
- 离弦走板(意思解释)
- 大张旗鼓(意思解释)
- 尘外孤标(意思解释)
- 罪上加罪(意思解释)
- 文山会海(意思解释)
- 冲锋陷阵(意思解释)
- 面有难色(意思解释)
- 贤母良妻(意思解释)
- 美人迟暮(意思解释)
- 牛郎织女(意思解释)
- 迭床架屋(意思解释)
- 横七竖八(意思解释)
- 才高七步(意思解释)
- 春寒料峭(意思解释)
- 取之不尽(意思解释)
- 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意思解释)
- 心小志大(意思解释)
※ 言不顾行,行不顾言的意思解释、言不顾行,行不顾言是什么意思由西瓜词典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落落大方 | 落落:坦率开朗;举止潇洒自然。形容言谈举止自然大方;不拘谨。 |
德重恩弘 | 重:崇高、深厚;弘:通“宏”,大。道德高尚,恩惠广大。形容普施恩德。 |
杯蛇幻影 | 比喻疑神疑鬼,自相惊扰。同“杯弓蛇影”。 |
翻箱倒柜 | 把箱子柜子都倒过来;形容彻底搜寻查看。也比喻无保留地拿出自己的东西。 |
严刑峻法 | 峻:严酷。严厉的刑罚和严峻的法令。 |
用心良苦 | 费劲心血 |
寿元无量 | 寿元:寿命;无量:没有限度。祝人长寿的颂辞。 |
止于至善 | 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
慷慨悲歌 | 情绪激昂地唱歌,以抒发悲壮的胸怀。 |
以毒攻毒 | 攻:治。用毒药治病毒。喻指用对方使用的厉害手段制服对方。 |
款学寡闻 | 形容学问浅、见识少。 |
冲锋陷阵 | 陷阵:攻破;深入敌阵。冲向敌人的防线;攻破敌人的阵地。形容作战英勇。 |
峨峨洋洋 | 本用以形容音乐高亢奔放。后亦用以形容欢乐之态。语本《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锺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锺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锺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
举直错枉 | 举:选拔。直:正直,指正直之人。错:通“措”,废弃,放弃。枉:弯曲,比喻邪恶之人。起用正直贤良,罢黜奸邪佞人。亦作“举直厝枉”、“举直措枉”。 |
扭直作曲 | 比喻是非颠倒。 |
依样画葫芦 | 比喻单纯地照样子模仿;也作“依样葫芦”;“比着葫芦画瓢”、“照葫芦画瓢”。 |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 用公道来回报怨恨,用恩德来回报恩德。 |
洗耳恭听 | 洗耳:擦洗耳朵;比喻很重视听对方说话;恭:恭敬地。洗干净耳朵恭恭敬敬听别人讲话。请人讲话时的客气话。指专心地听。 |
雅俗共赏 | 雅俗:文雅和粗俗。旧时把文化高的人称“雅人”;把没文化的人称“俗人”;赏:欣赏。无论文化水平高低都能欣赏。形容艺术水平既高雅又通俗;能为各种人所接受。 |
竹篮打水一场空 | 比喻费了力没有效果。 |
过甚其词 | 话说得太过分;与实际不相符。 |
不问青红皂白 | 比喻不分是非,不问情由。 |
人尽其才 | 充分发挥每一个人的才能。尽:全部用出。 |
忘乎所以 | 形容由于激动而忘了应有的态度;作出不适宜的举动。乎:古汉语虚词;无词汇意义;所以:指原来应有的态度或行为。 |
金玉满堂 | 金、玉:黄金和美玉。指黄金宝石满堂都是。形容财富之多。后也用于比喻富有才学。 |
是非曲直 | 曲:无理;直:有理。指对事物的评断。 |
搬弄是非 | 搬弄:挑拨;是非:指口舌纷争。把别人的话搬来弄去;有意从中挑拨是非出来。 |
息息相关 | 息:呼吸。呼吸也相互关连。形容非常密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