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财重义的成语故事


轻财重义

拼音qīng cái zhòng yì

基本解释指轻视财利而看重道义。

出处汉 元王皇后《赐公孙弘子孙当为后者爵诏》:“股肱宰臣,身行俭约,轻财重义,较然着明。”


轻财重义的典故

三国时期,吴国别部司马凌统统领父亲凌操生前的军队,他亲贤接士,轻财重义,有国士之风。在与都督陈勤等喝酒时,陈勤暴戾任性,借醉酒侮辱凌统,凌统忍无可忍杀了他。一次战斗中凌统立下大功,孙权让他将功赎罪。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轻财重义)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二八佳人 宋·苏轼《李铃辖座上分题戴花》诗:“二八佳人细马驮,十千美酒渭城歌。”
胸有成竹 宋 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志在千里 三国魏·曹操《步出夏门行·神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皮开肉绽 元 郑廷玉《楚昭王疏者下船》:“打得皮开肉绽碎了骨头。”
列风淫雨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练字》:“《尚书大传》有‘别风淮雨’,《帝王世纪》云‘列风淫雨’;‘别’、‘列’、‘淮’、‘淫’,字似潜移;‘淫’‘列’义当而不奇,‘淮’‘别’理乖而新异。
擦肩而过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2回:“后来彼此又擦肩而过。”
今来古往 唐·崔珏《道林寺》诗:“今来古往人满地,劳生未了归丘墟。”
不费吹灰之力 清 刘鹗《老残游记》第17回:“他因听见老残一封书去,抚台便这样的信从,若替他办那事,自不费吹灰之力。”
下临无地 唐·王勃《滕王阁序》:“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忠臣不事二君,贞女不更二夫 西汉·司马迁《史记·田单列传》:“忠臣不事二君,贞女不更二夫。齐王不听吾谏,故退而耕子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