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地无银三十两的成语故事


此地无银三十两

拼音cǐ dì wú yín sān shí liǎng

基本解释比喻想要隐瞒、掩盖真相,结果反而彻底暴露。

出处鲁迅《伪自由书·推背图》:“里巷间有个笑话:……写道‘此地无银三十两’。……就在木板的那一面添上一句道:‘隔壁阿二勿曾偷’。”


此地无银三十两的典故

从前有个精于算计而又自作聪明的张三,辛辛苦苦攒了三百两银子,放在家里怕别人偷,就趁夜色在自家院中挖坑埋好,并在埋银处写上“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字牌。隔壁的小偷王二将银子偷走,并留下“隔壁王二不曾偷”的字牌。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此地无银三十两)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心有余而力不足 先秦 孔子《论语 里仁》:“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明若观火 《尚书 盘庚上》:“予若观火。”宋 蔡沈集传:“我视汝情,明若观火。”
忧喜交集
望风扑影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51回:“蒋平道:‘知道五弟向何方而去?不是望风扑影么?’”
一指蔽目,不见泰山 谢觉哉《关于独立思考》:“至于全体的事,不管好处多大,总是‘一指蔽目,不见泰山’。”
肝胆欲碎
命与仇谋 唐·韩愈《进学解》:“命与仇谋,取败几时。”
俭以养德 三国·蜀·诸葛亮《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户告人晓 西汉 刘向《列女传 梁节姑姊》:“梁国岂可户告人晓也?被不义之名,何面目以见兄弟国人哉!”
歌舞升平 元 陆文圭《<词源>跋》:“淳祐、景定间,王邸侯馆,歌舞升平,居生处乐,不知老之将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