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洁奉公的成语故事


廉洁奉公

拼音lián jié fèng gōng

基本解释廉洁:清白;奉公:奉行公事。指人不贪污;不受贿;一心为公。

出处孙力《都市风流》第12章:“你廉洁奉公,不就是个大公务员吗?”


暂未找到成语廉洁奉公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廉洁奉公)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薪贵于桂 西汉·刘向《战国策·楚策三》:“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谒者难得无如鬼,王难见如天帝,令臣食玉炊桂,因鬼见帝。”
安内攘外 汉 张仲景《伤寒论 太阳病上》:“甘草甘平,有安内攘外之能。”
致远恐泥 春秋·鲁·孔丘《论语·子张》:“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
匡乱反正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太史公自序》:“仲尼悼礼废乐崩,追修经术,以达王道,匡乱世反之于正。”
一塌糊涂 清 曾朴《孽海花》:“与其顾惜场面,硬充好汉,到临了弄的一塌糊涂,还不如一老一实,揭破真情,自寻生路。”
穷乡僻壤 宋 曾巩《叙盗》:“穷乡僻壤、大川长谷之间,自中家以上,日暮持钱,无告籴之所。”
处实效功
视微知着
极重不反 清·陈确《答张考夫书》:“今《大学》之为圣经,已成极重不反之势。”
苦口之药 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孙奋传》:“夫良药苦口,惟疾者能甘之;忠言逆耳,惟达者能受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