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婆娑的成语故事

拼音lǎo zǐ pó suō
基本解释老子:自称;婆娑:放逸的样子。自夸胸怀旷逸的豪言壮语。
出处《晋书·陶侃传》:“将出府门,顾谓愆期曰:‘老子婆娑,正坐诸君辈。’”
暂未找到成语老子婆娑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老子婆娑)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刚正不阿 |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一员官》:“济南同知吴公,刚正不阿。” |
释车下走 | 战国·韩·韩非《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行数百数,以驹为不疾,夺辔代之;御可数百步,以马为不进,尽释车而走。” |
失败是成功之母 | 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经验对于干部是必需的,失败是成功之母。” |
同病相怜 | 汉 赵晔《吴越春秋 阖闾内传》:“子不闻《河上歌》乎?同病相怜,同忧相救。” |
荒淫无耻 | 徐迟《狂欢之夜》:“在这座最庄严的城中,却有着一群荒淫无耻的,丑态百出的,伤天害理的,穷凶极恶的衣冠禽兽。” |
天之骄子 | 东汉 班固《汉书 匈奴传上》:“南有大汉,北有强胡。胡者,天之骄子也。” |
名重一时 | 宋·释惟白《续传灯录》卷二十七:“师住径山时,名重一时,如侍郎张公子韶,状元汪公圣锡少卿、冯公济川俱问道。” |
明争暗斗 | 冯玉祥《我的生活》:“于是两方明争暗斗,各不相让,一天利害一天,闹成所谓‘府院之争’。” |
同室操戈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郑玄传》:“康成入我室操吾矛以伐我乎?” |
同心合力 | 《书·泰誓中》:“予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