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于律己的成语故事
![严于律己](https://www.11422.net/d/file/titlepic/chengyu9166.png)
拼音yán yú lǜ jǐ
基本解释律:约束。严格地约束自己。形容对自己要求严格。也作“严以律己”。
出处宋 陈亮《谢曾察院君》:“严于律己,出而见之事功;心乎爱民,动必关天治道。”
暂未找到成语严于律己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严于律己)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国中之国 | 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六章:“上海市民也因租界形成‘国中之国’,中国人民不能在自己的领土上举行爱国运动,无不恨恨不已。” |
倒栽葱 |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33回:“照脊梁一拳,打个不提备,跌了一个倒栽葱,把一个小孩子也丢在路边啼哭。” |
迟疑不决 | 《隋书 段文振传》:“迟疑不决,非上策也。” |
空空荡荡 | 浩然《艳阳天》第121章:“屋子里空空荡荡,冷冷清清。” |
起兵动众 | 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华敷传》:“不可以兴土功,不可以会诸侯,不可以起兵动众,举大事,必有大殃。” |
仰屋著书 | 《梁书·南平元襄王伟传》:“下官历观世人,多有不好欢乐,乃仰眠床上,看屋梁而著书。千秋万岁,谁传此者。” |
喔咿儒睨 | 战国 楚 屈原《卜居》:“栗斯,喔咿儒睨以事妇人乎?” |
通都大邑 | 唐 韩愈《守戒》:“今之通都大邑,介于屈强之间,而不知为备。” |
语不惊人 | 唐 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诗:“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
见危致命 | 春秋·鲁·孔丘《论语·子罕》:“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