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杜甫的诗 > 归梦

归梦

[唐代]:杜甫

道路时通塞,江山日寂寥。

偷生唯一老,伐叛已三朝。

雨急青枫暮,云深黑水遥。

梦归归未得,不用楚辞招。

归梦译文及注释

译文

时下恰逢战乱,道路时通时堵,江山的气象一天天地冷落萧条。

苟且偷生,四处漂泊只有我这一位老人,如今兴兵伐叛已经历了三朝。

归梦中风骤雨急,一片昏暗看不清湘水两岸苍翠的枫树,归梦中云层浓厚,看不见那黑水在远方漂流。

我的魂魄至今不能返回长安,仍在楚地飘游,哎,算了吧!用不着再作楚辞以招魂魄。

注释

时:有时。通塞:通畅与阻塞。

江山:本指江河山岳,借指国家疆土、政权。晋郭璞《江赋》:“芦人渔子,摈落江山。”日:每天,一天天地。寂寥:冷落萧条。

偷生:苟且求活。唯:独,仅,只有。一老:一位老人。是作者自谓之语。

伐叛:指讨伐乱臣贼子,指安禄山、史思明、仆固怀恩和吐蕃等。三朝:指玄宗、肃宗、代宗三朝。

青枫:苍翠的枫树。青,深绿色。暮:如入夜昏暗不清

云深:指积云浓厚。深:色彩浓。黑水:水名,在秦地。遥:飘荡。

梦魂:一作“梦归”,古人以为人的灵魂在睡梦中会离开肉体,故称“梦魂”。归:指回归朝廷。未:不。

参考资料:

1、姜海宽.杜甫诗歌选读 祥注本:中州古籍出版社,,2014:第662页

归梦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大历三四年(768—769年)间。杜甫已近迟暮之年,身多疾病,受尽了流离漂泊之苦。此时,诗人漂泊湖湘间,流落屈原当年被流放之地,心中时时萦绕着屈原的形象。在湘南这偏僻荒凉的南蛮之地,诗人更是归心似箭。于是作下这首诗。

参考资料:

1、日峰选析.历代咏诗梦:花城出版社,1992:第24页

归梦鉴赏

  这首五律是四、二、二结构,上四句写现实,五,六句写梦境,末二句写感叹。道路时而通行时而阻塞—因为战乱时而停顿时而发生,仍未平息。由于人民不能安于生计,田园荒芜,江山便日见冷寂萧条,没有生气。尽管讨伐安史之乱的平叛战争已经历了玄宗,肃宗、代宗三朝,而诗人仍避地偷生,衰老西南的穷山恶水之间。感时伤世,去国怀乡,忧思成梦。然而,即使是梦中,诗人之梦魂此不见得轻松一点,梦境亦如现实般险恶。梦魂要飞越楚地青郁郁的枫林,在急雨的灰蒙蒙的雾霭中难辨方向,而天际是黑魃魑的层云,无穷无尽,秦地的黑水更在层云之外,何其遥远。梦魂的归路亦如现实般艰难险恶。如此遥远艰险的路途,就是梦魂也未必能飞越,即使亲人效《楚辞》之举来招魂,亦是徒劳无功的。

  诗人用了两处有关屈原的典故,“雨急青枫暮“和“不用楚辞招”均出自《楚辞·招魂》,一为“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魂兮归来哀江南!”一为“魂兮归来,返故居些。”两典不仅贴切梦中境象,而且亦暗示了诗人和屈原有相近的处境、相似的命运和相同的忧国忧民之爱国情怀。

杜甫简介

唐代·杜甫的简介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 ► 杜甫的诗(1134篇)

猜你喜欢

月下白

清代安扬名

一团粉雪酿清华,月作精神玉作花。谁识鼠姑能雅澹,不将富贵向人夸。

颂古二十八首 其三

宋代释道川

蝴蜂休恋旧时窼,五百郎君不奈何。欲火逼来无走路,痴心要上白牛车。

门前羊鹿权为喻,室内啀喍总是讹。蓬㶿臭烟相恼处,出身不用动干戈。

次韵云扉讲师游南山有怀张外史旧游

明代袁华

昔陪张外史,蹑云上崔嵬。前登风篁岭,酌泉苍藓堆。

后度麦冈重,荒坟际蒿莱。陵谷嗟变迁,览兹良悲哉。

次东粤张掌教春日韵 其三

明代张天赋

脚债百年浑未定,烟花六合却无涯。佳山丽水随情款,晴日和风纳岁华。

啼鸟立梢春对语,游鱼到处水为家。罗浮还忆醉仙子,红脸朱唇衬晚霞。

凤吹二十四首 其十五

近现代吴妍因

雁行两翼本同风,防护原知具苦衷。为恐鹓雏栖枳棘,便将蜗舍作牢笼。

一拳欲掣丝先断,百计还谋媒别通。形迹锢藏消息杳,教从何处索冥鸿。

屋祟行

清代姚燮

夜火嘻出怪鸟语,荒国刑天盾戈舞。魌头蒙面如婴儿,赤手搴帏梦中蛊。

败树挂月叶有声,冷街往往游殇兵。建坛蘸祭未肯散,大傩术穷双颊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