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将就木的成语故事


行将就木

拼音xíng jiāng jiù mù

基本解释指人寿命已经不长;快要进棺材了。行将:快要;木:棺材。

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二十三年》:“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焉。请待子。”


行将就木的典故

春秋时期,晋国内乱,公子重耳与夷吾外逃他国。重耳在狄国娶季隗为妻。公子夷吾借助秦国力量回国继位为晋惠公,想派人暗杀重耳。重耳要季隗等她25年后再嫁。季隗说到时快要进棺材了还谈什么改嫁。后来重耳在秦国帮助成为晋文公。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行将就木)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儿女情多 唐 卢照邻《五悲文 悲穷通》:“项羽帐中之饮,荆卿易水之歌,何壮夫之懦节,伊儿女之情多。”
壮气吞牛 明 孙梅锡《琴心记》第二十出:“男儿汉壮气吞牛,丈夫志岂困荒丘?”
鬼怕恶人 旧题宋·苏轼《艾子杂说》:“王曰‘前人已不住矣,又安敢祸之?’艾子曰:‘真是鬼怕恶人也。’”
残花败柳 元 白朴《墙头马上》第三折:“休把似残花败柳冤仇结,我与你生男长女填还彻,指望生则同衾,死则共穴。”
所作所为 明 李贽《答周西岩书》:“我不识渠半生以前所作所为,皆是谁主张乎?”
晕头转向 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三部:“巧珠奶奶听得晕头转向。完全出乎他的意料,儿子居然变了,而且变得这么快!”
裾马襟牛 唐韩愈《符读书城南》诗:“人不通古今,马牛而襟裾。”
销声匿迹 宋 孙光宪《北梦琐言》第11卷:“然畏颖川知之,遂旅游资中郡,销声敛迹,惟恐人知。”
屈指一算 曾朴《孽海花》第四回:“匆匆过了中秋,雯青屈指一算,那天正是出场的末日。”
流离颠沛 宋 洪迈《容斋续笔 杜老不忘君》:“前辈谓杜少陵当流离颠沛之际,一饭未尝忘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