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李白的诗 > 金门答苏秀才

金门答苏秀才

[唐代]:李白

君还石门日,朱火始改木。

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绿。

折芳愧遥忆,永路当日勖。

远见故人心,平生以此足。

巨海纳百川,麟阁多才贤。

献书入金阙,酌醴奉琼筵。

屡忝白云唱,恭闻黄竹篇。

恩光照拙薄,云汉希腾迁。

铭鼎倘云遂,扁舟方渺然。

我留在金门,君去卧丹壑。

未果三山期,遥欣一丘乐。

玄珠寄象罔,赤水非寥廓。

愿狎东海鸥,共营西山药。

栖岩君寂灭,处世余龙蠖。

良辰不同赏,永日应闲居。

鸟吟檐间树,花落窗下书。

缘溪见绿筱,隔岫窥红蕖。

采薇行笑歌,眷我情何已。

月出石镜间,松鸣风琴里。

得心自虚妙,外物空颓靡。

身世如两忘,从君老烟水。

隐居 

金门答苏秀才鉴赏

  此诗作于公元743年(唐玄宗天宝二载)。当时李白正待诏金门。扬雄《解嘲》:“历金门,上玉堂。”应劭注:“金门,金马门也。”苏秀才,名不详。李白在诗中写道:“得心自虚妙,外物空颓靡”。从诗中“我留在金门,君去卧丹壑”两句来看,苏秀才的隐居之处确实非凡:“鸟鸣檐间树,花落窗下书。缘溪见绿篠,隔岫窥红蕖。月出石镜间,松鸣风琴里”。李白向来对这种自然造化的胜景就一往情深,于是就想象着苏秀才一定在眷恋自己,以至于“身世如两忘,从君老烟水”。待诏金门的李白似乎按捺不住内心的期盼,表示身世两忘,跟随苏秀才在大自然中终老一生。“得心自虚妙”的“得”既指苏秀才,当然也包括李白在内。

李白简介

唐代·李白的简介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 李白的诗(963篇)

猜你喜欢

酷暑终转阴凉喜而歌

崔荣江

炙灼锥千孔,淋淋汗若浆。桔槔深不汲,涸陌渴黍梁。

违久瀺灂水,相逢只梦乡。蒸床身烙饼,苇席洼盛汤。

曹仁宪谨荣寿 其二

元代黄璋

斯文今有主,一代颂鸿儒。道绍二程学,龄登九老图。

化裁金作砺,持守玉为壶。我辈蒙嘉惠,称扬岂近谀。

次韵杨廷秀求近诗

宋代王庭圭

闻说学诗如学仙,怪来诗思渺无边。自怜犹裹痴人骨,岂意妄得麻姑鞭。

曾似千军初入阵,清于三峡夜流泉。只今老钝无新语,枫落吴江恐误传。

代玉娥答 其一

明代叶春及

妾本巫山山下女,朝朝暮暮在阳台。可怜遗履轩前月,长照飞凫海上来。

浣溪沙

近现代吕碧城

已信潮音是梵音,沧浪淘洗去来今。百年身世此沉吟。

揭地蛮烟谁扣马,稽天狂海待填禽。楼船高处怕登临。

题东皋

宋代曾几

市声俱不闻,野色良可喜。

听公北宅住,还我东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