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亭溪少宰终养还蜀
[明代]:湛若水
吾爱亭溪好,溪亭生孝思。溪云悬狄望,溪水照莱衣。
衣中密密线,绵绵念母慈。寸心逾线长,万里牵慈闱。
拜表昨陈情,微言感天经。明皇务孝理,辍讲归亲庭。
一养重九鼎,三公为之轻。眉云喜色动,剑水赐衣明。
慈孝曷相感,天机所由生。
吾愛亭溪好,溪亭生孝思。溪雲懸狄望,溪水照萊衣。
衣中密密線,綿綿念母慈。寸心逾線長,萬裡牽慈闱。
拜表昨陳情,微言感天經。明皇務孝理,辍講歸親庭。
一養重九鼎,三公為之輕。眉雲喜色動,劍水賜衣明。
慈孝曷相感,天機所由生。
唐代·湛若水的简介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 湛若水的诗(984篇) 〕
近现代:
罗锦堂
长空大雁飞忙。晚烟苍。片片池塘荷叶、半枯黄。
独行惯,有谁伴,夜生凉。隔院吹来阵阵桂花香。
長空大雁飛忙。晚煙蒼。片片池塘荷葉、半枯黃。
獨行慣,有誰伴,夜生涼。隔院吹來陣陣桂花香。
:
郑惠真
琵琶拨尽昭君泣,芦叶吹残蔡琰啼。
归见林逋烦说似,唐僧三藏入天西。
琵琶撥盡昭君泣,蘆葉吹殘蔡琰啼。
歸見林逋煩說似,唐僧三藏入天西。
:
张海鸥
天分白水落增城,许此江山锦绣盟。仙子灵风矜善弱,古藤神脉佑繁荣。
大丰峡谷河流远,小寨人家景色清。更喜派潭堪酌饮,也宜风雅也怡情。
天分白水落增城,許此江山錦繡盟。仙子靈風矜善弱,古藤神脈佑繁榮。
大豐峽谷河流遠,小寨人家景色清。更喜派潭堪酌飲,也宜風雅也怡情。
宋代:
梅尧臣
霜风刮地如刀鎌,鸟不远飞鱼已潜。
何况削发冷入骨,草屦不畏冰雪沾。
霜風刮地如刀鎌,鳥不遠飛魚已潛。
何況削發冷入骨,草屦不畏冰雪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