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样画葫芦
词语解释
依样画葫芦[ yī yàng huà hú lu ]
⒈ 照着真葫芦去画葫芦。比喻一意模仿而没有创新。
例颇闻翰林草制,皆检前人旧本,改换词语,此乃俗称所谓依样画葫芦耳。——宋·魏泰《东轩笔录》
英mechanically; play the ape;
引证解释
⒈ 亦作“依本画葫芦”。比喻单纯模仿原样照搬或没有改变、创新。 宋 魏泰 《东轩笔录》卷一:“穀 不能平,乃俾其党与,因事荐引,以为‘久在词禁,宣力实多’,亦以微伺上旨。
引太祖 笑曰:‘颇闻翰林草制,皆检前人旧本,改换词语,此乃俗所谓‘依样画葫芦’耳,何宣力之有?’”
《朱子语类》卷四二:“仲弓 却只是据见成本子做,只是依本画葫芦。”
元 王伯成 《贬夜郎》第二折:“怕我连真带草,一剗数黑论黄,写倣描朱,从头至尾,依本画葫芦。”
明 云梦山人 《集贤宾·寿康对山太史》套曲:“想当日臚传第一呼,文章冠玉府,到如今效傍人依样画葫芦。”
清 昭槤 《啸亭杂录·上谕馆》:“所谓依样画葫芦者,真无济於实事也。”
秦牧 《譬喻之花》:“唯其不动脑筋就可以依样画葫芦地写出这样的譬喻来,这些语言也往往没有什么新鲜的力量。”
亦省作“依样葫芦”。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草檄》:“只有一个 史阁部,颇有忠心,被 马、阮 掣肘,却也依样葫芦。”
国语辞典
依样画葫芦[ yī yàng huà hú lu ]
⒈ 比喻一味模仿,毫无创见。语出宋·魏泰也作「照葫芦画瓢」、「依本画葫芦」、「依样葫芦」。
引《东轩笔录·卷一》:「颇闻翰林草制,皆检前人旧本,改换词语,此乃俗所谓依样画葫芦耳,何宣力之有?」
近如法泡制
最近近义词查询:
未必的近义词(wèi bì)
搁置的近义词(gē zhì)
统一的近义词(tǒng yī)
回顾的近义词(huí gù)
吹打的近义词(chuī dǎ)
甜美的近义词(tián měi)
主顾的近义词(zhǔ gù)
加入的近义词(jiā rù)
安静的近义词(ān jìng)
分配的近义词(fēn pèi)
慢慢的近义词(màn màn)
停止的近义词(tíng zhǐ)
家园的近义词(jiā yuán)
决定的近义词(jué dìng)
部门的近义词(bù mén)
素质的近义词(sù zhì)
声息的近义词(shēng xī)
护理的近义词(hù lǐ)
吃力的近义词(chī lì)
打斗的近义词(dǎ dòu)
全部的近义词(quán bù)
精华的近义词(jīng huá)
调动的近义词(diào dòng)
人工的近义词(rén gōng)
超越的近义词(chāo yuè)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