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惶诚恐
词语解释
诚惶诚恐[ chéng huáng chéng kǒng ]
⒈ 原是封建社会中臣子向皇帝上奏章时所用的套语,现在常用来形容小心谨慎,惶恐不安的样子。
英with reverence and awe; in fear and trepidatioh;
引证解释
⒈ 封建时代奏章中的套话。表示惶恐不安。
引《后汉书·杜诗传》:“诗 自以无劳,不安久居大郡,求欲降避功臣,乃上疏曰:‘……牧养不称,奉职无効,久窃禄位,令功臣怀愠,诚惶诚恐。’”
宋 王安石 《辞同修起居注状》之六:“臣诚惶诚恐,震怖不知所出。”
明 高明 《琵琶记·丹陛陈情》:“干凟天威,臣谨诚惶诚恐,稽首顿首。”
亦省作“诚惶”。 南朝 梁 任昉 《为范尚书让吏部封侯第一表》:“谨奉表以闻,臣 云 诚惶以下。”
⒉ 今泛用以形容小心谨慎以至于害怕不安的样子。
引毛泽东 《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国民党很怕批评,每次开参政会就诚惶诚恐。”
林淡秋 《马逢伯》:“当他轻飘飘地跟着专差冲出小客栈的大门,诚惶诚恐地踏进省政府的大门时,他发觉自己手里还捏着一双筷子。”
古华 《芙蓉镇》第三章六:“是祸,是福?她诚惶诚恐。”
国语辞典
诚惶诚恐[ chéng huáng chéng kǒng ]
⒈ 本为臣子对君上申述时的敬词。唐·韩愈〈潮州刺史谢上表〉:「臣某诚惶诚恐,顿首顿首。」后用以形容内心非常惶恐不安。也作「诚惶诚惧@@@诚恐诚惶」。
引《大宋宣和遗事·元集》:「臣吕诲诚惶诚恐,百拜奏于皇帝陛下。」
例如:「他那天为啥诚惶诚恐的频频谢罪?平时趾高气扬的神气都消声匿迹了。」
近坐卧不安
反心安理得
※ "诚惶诚恐"的意思解释、诚惶诚恐是什么意思由西瓜词典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最近反义词查询:
黄昏的反义词(huáng hūn)
恶化的反义词(è huà)
外部的反义词(wài bù)
至多的反义词(zhì duō)
能动的反义词(néng dòng)
爱国的反义词(ài guó)
战时的反义词(zhàn shí)
侨民的反义词(qiáo mín)
低声的反义词(dī shēng)
廉价的反义词(lián jià)
流动的反义词(liú dòng)
亲热的反义词(qīn rè)
有事的反义词(yǒu shì)
失调的反义词(shī tiáo)
笃实的反义词(dǔ shí)
土著的反义词(tǔ zhù)
力图的反义词(lì tú)
香气的反义词(xiāng qì)
需要的反义词(xū yào)
激动的反义词(jī dòng)
抵制的反义词(dǐ zhì)
向前的反义词(xiàng qián)
感情的反义词(gǎn qíng)
白色的反义词(bái sè)
扶正的反义词(fú zhèng)
更多词语反义词查询